薄永清長篇小說《金星》首發式在京舉行
作家網消息 張云霞 磊磊報道 2023年7月29日,長篇小說《金星》首發式暨讀者閱讀分享會在北京舉行,來自政界、企業界、金融界嘉賓及記者50余人出席了活動。
長篇小說《金星》由新華出版社出版發行,以虛構的方式講述了一家城市商業銀行快速發展的故事,小說主人公是一位銀行高管,他的愛恨情仇、感情糾葛跌宕起伏,迷離復雜。整部小說,以青山發展銀行快速發展為主線,以青山發展銀行董事長金星與四個女生之間的感情糾葛為輔線,從一個側面對金融行業進行了深度的描寫和剖析。主人公悲劇性的結尾,讓人扼腕嘆息、掩卷深思。
在首發式上,作者薄永清對長篇小說《金星》的寫作背景,寫作過程,自己對人生、社會的思索,小說對社會的啟迪意義等進行講述。他說,我在序言里面講到,從上世紀80年代初到現在,中國的金融體制改革,已經進行了40年的時間,我目睹了40年金融改革、發展的歷史,所以,我想通過文學的形式,將這一段歷史反映出來,使之更生動形象,更生活化,更通俗易懂,使廣大讀者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這一段歷史。薄永清說,為了使這部小說更具有趣味性和可讀性,我在小說里面設置了主人公金星與四個女士之間的愛恨情仇和感情糾葛,包括他高中時暗戀的琳琳,大學時求愛被拒的麗麗,工作后情投意合的蘭蘭,以及為了自己職務提拔而結為夫妻的行長千金……由此而形成的種種矛盾和沖突,剪不斷,理還亂,從而增加了小說的可讀性。
在談到書名《金星》時,薄永清說,我將小說的書名和主人公名字都叫作“金星”,其實是有想法的,小說的主人公金星出身貧寒,所以從他認識社會起,就是一個仰視社會的角度,雖然低微,但他有一顆攀登不息的強大內心。他的性格、命運,與法國著名小說《紅與黑》中的主人公于連索赫爾極為相似。有了這樣的鋪墊和暗示,金星最后流星般滑落的悲劇結尾,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中國金融作協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朱曄宣讀了中國金融作協主席閆雪君的賀詞。閆雪君在賀詞中指出,薄永清同志是位博士、銀行家,先后在多個銀行工作過,跨專業跨行業跨文化的背景,給了薄永清多維度的視角觀察世界、理解人生、表達生活。商業的理性與感性,現實的冷峻與熱情交織在他的文字里,呈現出別樣的情懷,體現出人生的追問和時代的寫意,讓人感受到一股清流。一個真正的作家,必定是有格局有境界的。薄永清就是這樣的一位作家,她不僅在全國金融界享有聲譽,在社會文學界也享有較高的知名度。
閆雪君表示,長篇小說《金星》是一部以虛構的方式,描寫一家銀行歷經坎坷,成長發展的故事;也是一部反映銀行高管愛恨情仇、感情糾葛的故事會。整部小說跨度30年左右的時間,故事曲折生動,人物形象活靈活現,是現代金融的警示醒言,非常值得我們閱讀。
內蒙古工商聯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君誠集團董事長郭建軍代表到會企業家致辭。他說,長篇小說《金星》寫出來不容易,過去我也有過寫一本書的想法,但寫到一半兒的時候,就放棄了。因為我覺得寫一本書確實不容易,從構思到人物塑造,再到文筆的把控,方方面面,都不容易。這本書把作者的個人生活和金融工作寫出來,很難,顯示了作者的用心和寫作功力。
作家網總編輯、北京微電影產業協會會長趙智(冰峰)代表到會文學界嘉賓致辭。他充滿感情地說,我雖然參加了很多圖書發布會,但今天這個發布會意義不同。因為,我是第一次在北京參加老鄉的圖書發布會。由此可知,薄永清是我們家鄉人的光榮。因為,《金星》這部小說的寫作背景和場景是我們這一代人的集體記憶,親切,溫暖,也很靠近我們的知覺和情感?!督鹦恰返那鞍氩糠?,是作者情感回憶的釋放,是我們這一代人生活場景的回放,它喚醒了我們對過去生活的思考和追憶。特別是第一章,散文式的敘述,讓家鄉的地貌特征和民生百態有了全視角的呈現,清晰,自然,充滿情懷,一下子就把我們帶到了一個特殊的年代。閱讀這部小說的時候,我的腦子里會閃爍出很遙遠的生活場景,比如食堂打飯,吃鋼絲面等等,這些都是我經歷過的。我們這一代人,可能都有這樣的閱歷,真實,清苦,鮮活,美好。所以這部小說對于我們這一代人來說,就是我們生活和情感歷史的誠實交代。而小說的后半部分,是作者工作之后的個人生活體驗,是作者身邊故事的重現。所以說,這部小說有著作者明顯的生活痕跡,情感痕跡和思想痕跡。
首發式最后,中國金融作協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朱曄和建龍集團副董事長王耀庭為長篇小說《金星》正式出版發行揭幕。
在讀者閱讀分享環節,劉云生、賀海軍、姚衛華、劉燃等嘉賓紛紛上臺分享讀書心得,各抒己見,大家從不同角度表達了閱讀長篇小說《金星》的體會和感受,氣氛友好而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