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ody id="bzmfh"></tbody>

<rp id="bzmfh"><acronym id="bzmfh"><input id="bzmfh"></input></acronym></rp>

  1. <th id="bzmfh"><track id="bzmfh"></track></th>

    <tbody id="bzmfh"><noscript id="bzmfh"></noscript></tbody>

    作家網

    首頁 > 好書推薦 > 正文

    《新草原寫作》2022 卷隆重推出

     

    立體書


    《新草原寫作》2022 卷隆重推出

     

      近日,由徐厭主編,敬篤副主編,趙卡學術主持,劉不偉統籌,不識北裝幀設計,《新草原寫作》2022 卷隆重推出。

     

      選本收錄了近100余位內蒙古籍或者生活、學習、工作在內蒙古的詩人的三百余首作品?!?/span>


      選本秉承“兼容并包、開放自由”的原則,將風格迥異的作品,納入到編選視野之內,其目的就是為了有一個比較,讓文本以其自身而呈現自身之特點,是非好壞由讀者來評定。

     

      從近年來“新草原寫作”的創作文本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新草原寫作”不是單純的模仿性寫作,也不是將“草原”這一內蒙古顯性意象置換為“新的草原”的寫作,而是從本質上發生了一次詩學之“新變”,是一種“異托邦”式的,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明確現代性、先鋒性質的寫作?!靶虏菰瓕懽鳌币辉俚貜娬{“新”,除了我們在之前一篇文章中寫到的“新”之外, 同樣意味著“新”是一種詩意的“叛逃”,是一種草原的“異形”,也是一種草原精神的“重塑”?!靶虏菰瓕懽鳌?/span> 之新,并不是簡單的在“草原”之前加一個“新”字那么簡單,他充滿著詩人對復雜的經驗和想象的處理,以及個人化的處理和詩意之蘊的捕捉。

     

      “新草原寫作”詩人們,突破了傳統“草原”書寫藩籬,正在以自己的創作實踐來為新的“草原”美學正名,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片土地上必將掀起一股新的詩潮。新的“草原”美學,是基于新時代背景下的一次詩學覺醒,是廣大詩人創作突圍的迫切需求, 是一種破除迷信的決絕姿態。正所謂“不破不立”,在破除一切幻象、去掉所有的偽飾前提下,讓詩回到詩本身吧, 這是我們的吶喊,也是新時代“草原”美學的精神訴求。

     

      《新草原寫作》2022 卷編委名單:溫古 李文俊 李建軍 王楚 原散羊 楊瑞芳 許氶 李仲原 徐厭 敬篤 趙卡 劉不偉。

     花與書


    附:目錄

     

    總序

    新的“草原”美學正在生成

    ——“新草原寫作”再出發

    敬篤/  

     

    新冠時期的愛情(外七首)曾涵     1

    紋身的墨水已經用完(外二首)堇力     11

    春節(外二首)燕子 15

    練字(二首)趙小刀 17

    與草的聯系(二首)李廣鳳     19

    月缺月圓之間(組詩)鮮然     21

    時間是最鈍的刀(二首)劉桂娟     24

    土豆(外一首)霈之 26

    午后(組詩)綠蘿     28

    風聲,侵入時間的骨縫(二首)洋浴海 30

    往事如煙(組詩)張冷習 32

    風把人看低了(組詩)張雨霏 35

    對峙(組詩)古柯     38

    疫日即景(組詩)沐昫     41

    黎明前的鳥鳴(組詩)步云     47

    浪漫已死(組詩)肖虹     52

    熾熱之花(組詩)自然     60

    鏡子(組詩)空心木 64

    恐懼(組詩)魯瑛     67

    良人引(組詩)以琳 73

    丟失了水的河流(組詩)李建軍     80

    擬詩句:饗(外一首)喬輝     85

    烈酒釀做的孤獨(組詩)蒙絹 94

    踏青的人(組詩)蘇和     97

    省略號(組詩)齊潤艷     104

    時間空間交錯 / 高金鷹        107

    無字碑(組詩)呼和 112

    看不見的河(組詩)大九 116

    煉風術(組詩)漠海邊城 122

    大漠飛歌 / 邢云   127

    短草(節選)壟青     129

    十月印記(組詩)凍土     132

    茫野詩鈔(組詩)卡夫不卡     137

    或一日(外兩首)王態     143

    麻雀(外三首)素心 146

    近黃昏(外四首)李玉桃 149

    心事(組詩)孔慶艷 152

    在陌生的街上(組詩)高鈺     155

    黃昏登黑山(組詩)溫古 162

    蛛網的每一根絲,

    都連接著一顆星球(組詩)李文俊 172

    準格爾地名故事(組詩)柳蘇 178

    狀態不佳時(組詩)司空薊     184

    洼勒兌爾太太(外兩首)張永渝     187

    拆那?好消息都在路上

    ——詩贈張榮兄(外八首)劉不偉 195

    灰碼(外八首)拖雷 202

    一堆詩(組詩)趙卡 209

    僵化的植物(組詩)阿珺 216

    粒沙閃爍著骨頭的白光(組詩)張愛軍 219

    燈下閑語(組詩)武雷公 224

    巨人的傳說(組詩)徐厭 232

    崖上假寐者(組詩)蒙馬 240

    春天的敘事(組詩)明子 244

    我喜歡釘釘子解壓 解恨 / 苗同利     247

    覺得自己越來越貼近一尊佛(三首)高朵芬   252

    小城奶茶店(組詩)白文宇     254

    九八年(組詩)張志剛     257

    薩滿的神意深陷人間(組詩)斯豹 262

    窗前柳記(組詩)塵之光 266

    人間雜記(節選)張永波 269

    空凳子(組詩)李媛媛     273

    涉水者(組詩)包立群     277

    馬群消失之前……(組詩)樵夫     283

    誰在黃昏里吶喊(組詩)牧子 288

    和父母一起散步(組詩)小龍女     291

    再回陰山(組詩)筱米     293

    《內窺鏡》系列 / 邰婉婷   295

    漏下的夕陽 / 青格格   300

    白露為霜(組詩)冉之     304

    夜鶯的叫聲(組詩)阿爾斯楞 309

    食物有罪(組詩)袁春     314

    難以構成山體的灰塵(組章)原散羊     316

    哲里木:消失的奇思妙想(組章)王楚 319

    蘇醒者說 / 敬篤   322

    靜默筆記(組詩)蔣雨含 324

    掙脫(外四首)景紹德     330

    愛再多一點兒(外四首)海勒根那 333

    彎曲的時光(組詩)遠心 337

    某個社會調查樣本(外兩首)李仲原     345

    鯰魚在夜空游動(外七首)王胡子 351

    季節之歌(外二首)白希群     357

    約等于無(外七首)未來 360

    夏夜(外兩首)孟游 364

    過家家(外七首)劉杰     367

    禾木(外兩首)趙劍華     372

    一場立冬的雪(外一首)楊瑞芳     375

    沒有什么不可能發生(外兩首)刀文     378

    腦包村牛場的鳴叫(外五首)許氶 380

    與李白對刃 (組詩)曹雪健   384

    抽一根煙(組詩)彥煜     387

    三月來了(外十一首)唐月     390

    金盞盞(外四首)曉角     398

    綠皮車(外一首)野鶴     403

    火焰(組詩)張城子 405

    給我的太陽(組詩)禾頁 408

    讓雪花替我們回家(組詩)宇萍     411

    破碎的詩(組詩)甘木     417

    夜之花(外四首)杜天凱 420

    星期零 II 亦幻 / 王子晗     424

    白唇鹿來了(外五首)曹杰鋒 428

    從夜的深處呼嘯而來(外六首)高致庸 434

    夜歸的鳥(外四首)予之 439

    喊月亮(外五首)賈曉燕 443

    失眠 / 聶槃   448

    疑惑(外二首)好好 450

     

    “新草原寫作”眾人談      452

     外封面


    附:總序

     

    新的“草原”美學正在生成

    ——“新草原寫作”再出發

     

    敬篤

     

      《新草原寫作》2022 卷,歷經十二個月的征稿、編輯,終于即將付梓。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內蒙古的城市大都歷經了多次封城、全員核酸的“共時性記憶”,這種記憶深刻且令人欷歔不已?!缎虏菰瓕懽鳌?/span>2022 卷的編纂, 雖然歷盡千辛萬苦,但最終還是在“千呼萬喚”中徐徐走來。

     

      《新草原寫作》2021 卷出版之后,在圈內引起了廣泛關注,一些詩人,批評家投來了關注的目光。他們紛紛就“新草原寫作”現象做了學理化討論,并形成了一定數量的學術論文。在內蒙古文聯主辦的學術刊物《金鑰匙》2022 年第一期,以專題的形式展開了“新草原寫作”現象的學術爭鳴?!缎虏菰瓕懽鳌?/span>2022 卷,無疑是在 2021 卷的基礎上的一次演進和再出發?!缎虏菰瓕懽鳌?/span>2022 卷,繼續以“去草原化”的文本為主,全景式地呈現“新草原寫作”在第二個年頭,所帶來的新的變化。本次編寫,打破了傳統編輯體例,既不按照年齡順序,又不采用首字母排序,而是遵從郵箱來稿的自然秩序,這樣可突出“新草原寫作”選稿和編輯上,堅持“自由”與“兼容并包”的原則。我們在 2021 卷中就曾提過“新草原寫作”的寫作主張,在這里不做過多贅述。但是我們依舊重申新草原寫作的宗旨和美學訴求,“‘新草原寫作’是一個開放的、自主的話語方式,它拒絕陳舊的抒情、一味的草原敘事和意識形態化寫作,從內容上打破了舊有的寫作,解放了語言的天性和草原意象的單一性、復調性?!敝挥性趫猿置缹W主張的基礎上,再繼續討論“新草原寫作”才顯得有價值。

     

      長期以來,內蒙古詩歌創作在既成的觀念和慣例上建構著關于集體化的“草原”文學想象。到了二十一世紀以后,尤其是新時代以來,正值創作高峰的內蒙古詩人(這里主要指從事“新草原寫作”的詩人,為了方便行文,簡稱“他們”。),大都經歷了由真實的“草原”到“農村”“城市” 的經歷,由傳統進入現代,他們用新時代(新世紀)的眼光審視草原、打量著這個世界,并賦予詩歌文本中以“新的草原美學”。他們在日常生活現場,洞見了城市與草原的差異,洞見了傳統與現代的區別,洞見了“草原”的復雜語義,也從中體察到“此草原”與“彼草原”之間的隔閡。新時代的草原詩人,將自身的注意力,并沒有放置在傳統意義上的“草原”之上,而是憑借自己的經驗與生活閱歷,圍繞著城市(包括旗縣城、大城市)、農村(包括蘇木、嘎查)、工廠、景點(包括草原、森林、火山等)、職業等等具有普遍意義的當代性事物,進行詩意的開掘, 釋放出其內在的“新草原”氣質。雖然在所有的詩人眼中, 草原物象本身呈現的外在樣貌相同,但這些物象所指涉的內在意義及外延,不盡相同。新時代,是新的工業時代、科技時代、城市化時代、全球化時代,在這樣的背景下“草原”該是一種怎么樣的狀態?“草原”已經早已不再是過去農牧業文明時代單一、復調的樣貌,多元化是其主要特征。在現代與傳統之間尖銳的對立與矛盾之中,內蒙古詩人發現了什么樣的異質化特征?正是“新草原寫作”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靶虏菰瓕懽鳌敝铝τ谕诰蛏钤谶@片土地上的人們的生存狀態、家庭面貌以及所面臨的社會現狀,新的形勢面前,新的詩歌文本就要應運而生。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明確地反對復古倒退的文學史觀,提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的著名論斷。那么在我們這個新的時代,“新草原寫作”就應該有新的文學表達,新的文學想象,才能滿足一個時代對文學這一意識形態、審美藝術、語言藝術的內在需求。

     

      眾所周知,“草原”在時間、空間意義上與之前都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那么“草原”作為主體的物的存在意義也發生了變化?!靶虏菰瓕懽鳌睂嶋H上就是生活在新時代的內蒙古詩人們的“時代之思”,也是內蒙古詩人的詩性直覺?!霸谶@個讓人焦慮不安、詩意貧乏的時代”詩人何為?這種常調式的叩問,不止一次地擺在我們的面前,從未得到正面回應。在內蒙古這片廣袤的土地上,詩人們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將他們筆下的“草原”按照自己的經驗,并發揮自身的想象,重新建構出來。毫無疑問,“新草原寫作”滲透著個體化寫作、個人經驗寫作的因子,他們以先鋒、實驗的姿態,面對時代變局,面對一切不確定的意象,這一類的寫作會給新時代詩歌帶來什么樣的啟示,猶未可知。但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們筆下的“草原”絕不單純地朝向“草原”本身,因為這里的“草原” 不再是狹義上的“草原”而是更為廣泛意義上的、工業革命后的、消費時代后、具有新時代特色的“新草原”。

     

      值得一提的是,從近年來“新草原寫作”的創作文本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新草原寫作”不是單純的模仿性寫作,也不是將“草原”這一內蒙古顯性意象置換為“新的草原”的寫作,而是從本質上發生了一次詩學之“新變”,是一種“異托邦”式的,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明確現代性、先鋒性質的寫作?!靶虏菰瓕懽鳌币辉俚貜娬{“新”,除了我們在之前一篇文章中寫到的“新”之外, 同樣意味著“新”是一種詩意的“叛逃”,是一種草原的“異形”,也是一種草原精神的“重塑”?!靶虏菰瓕懽鳌?/span> 之新,并不是簡單的在“草原”之前加一個“新”字那么簡單,他充滿著詩人對復雜的經驗和想象的處理,以及個人化的處理和詩意之蘊的捕捉。

     

      生活在新時代的詩人們,有著不同的性別、不同的經驗、不同的思維方式,那么在面對“世界”本身的時候, 就應該有著不同的認識世界的方式和改造世界的觀念。重新認識世界是必要的,改造世界是痛苦的,只有在經歷了文學上“變革”(一如我們的改革開放)的陣痛,才能有與其他地域詩歌平等對話的資格,才能創造出具有價值的藝術作品?;蛟S,這里的表述顯得有些言過其實,但話糙理不糙,讓我們在歷史的進程中拭目以待吧。

     

      “草原”是詩人們世代生活的土地,他們的家庭、職業、童年、婚姻、繁衍、死亡等等,共同鉤織了一個巨大的生存場域。社會學家閻云翔在《私人生活的變革》中曾這樣寫道,“每一個個人都是生活在祖蔭下的,長在祖蔭下,并通過延續祖蔭的努力而賦予短暫的肉體生命以永恒的意義。由于中國的倫理體系強調個人利益必須服從于從家到天下的大大小小的集體利益,那種獨立、自立、自生的個人在傳統中國社會也幾乎不可能存在?!薄安菰笨梢苑Q得上是他們的祖地,延續祖蔭是歷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的一種責任。但是,隨著時代的變化,人類社會經歷了這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所以詩歌的自我意識的覺醒,便呈現了“近百年來,中國文化的歷次變革都是以覺醒的個人反抗祖蔭的控制為特征的?!薄靶虏菰瓕懽鳌本褪且浴坝X醒者”的姿態,來獲得文化生存的新可能,就是要打破陳舊固化的思維模式,重建新的“草原”美學。

     

      選本收錄了近100余位內蒙古籍或者生活、學習、工作在內蒙古的詩人的三百余首作品。選本秉承“兼容并包、開放自由”的原則,將風格迥異的作品,納入到我們的視野之內,其目的就是為了有一個比較,讓文本以其自身而呈現自身之特點,是非成好壞由讀者來評定。但話說回來, 詩并無“是非”之說,只要你選擇了將詩歌作品投進郵箱的那一刻起,你就已經從心里承認了“新草原寫作”的合法性、合理性,否則你的投稿是無效的、是自欺欺人的、是自我矛盾的、是不尊重詩歌的。當然,倘使存在著一些“舊草原寫作”的作品,不是我們編輯沒有按照選稿標準執行, 而是基于一種綜合考量,這一點你懂得。從《新草原寫作》2022 卷具體文本上來看,主要呈現出以下幾個美學特點:

     

      “怎樣的膜拜使風壓倒一攤草葉? / 怎樣的省悟又使巖峰回到黑暗里? // 而我經歷了這一刻,卻像 / 置身于世外”(溫古《趙山頂的斜陽》)溫古,在時間的幻變中, 找到顏色的對比和村莊的現代性,為“新草原寫作”開辟了一條,面向傳統的新路徑。同時,他成功地跨越了“新草原寫作”與傳統草原寫作之間的鴻溝,朝著超越自我的方向進發。

     

      “上午剛睡醒 / 某友來電 / 談及寫作的壓力 / 我不知該如何安慰他 / 就隨口說了句 / 賈平凹寫得那么爛 / 都沒壓力 / 你有啥壓力”(趙卡《賈平凹的壓力》)趙卡的口語詩,以先鋒的姿態,朝向現實本身,直面生存的焦慮話題,在反諷中重獲自我的救贖之道。

     

      “每個人心中都有五道閃電。第一道,不管你動不動都要先閃一下。第二道,對著短暫的生活夸夸其談。第三道,學會了對視,與桀驁不馴的野獸消耗耐心。第四道, 請你別踩這根紅線,你若踩,我會再劃一條新線。第五道, 也是最后一道,族人們一邊打著寒顫,一邊指著一只大鳥, 拭目以待?!保ㄍ醭堕W電》)王楚以解構主義的方式, 重新審視閃電之于這片土地、人們的象征意義。他憑借著對詞語敏銳的嗅覺,把建基在個人經驗上的“閃電”,升華至一種“拭目以待”的信仰之物。一個詩人的野心,躍然紙上。

     

      “多么嘈雜,這個世界 / 為何這般愉悅 / 我的腦子在鳴響 // 瘋狂地寂靜在尖叫……// 多么嘈雜,又把臀部撞在了一起狠狠的……”(武雷公《失眠》)武雷公以“失眠” 的現場,來呈現主體的“我”內心世界的變化和潛在的自我焦慮,他的這一“失眠”完全是個體經驗的,正因為如此,才給我們提出了一個指向個體的閱讀挑戰性的話題,這是“新草原寫作”主體自我意識覺醒的一種體現?!爱敾貞浧疬@件事時 / 她正擠在早高峰上班的地鐵里渾眼望去是黑色的人潮 / 男男女女身穿同款式的制服互相嫌棄地擠在一起 / 她聞到一種只有群體才能散發出的體液臭味 / 每個人的耳機里都在播放著大致相同的歌曲 / 她看過的每一張人臉都在增加自己的疲憊”(李仲原《某個社會調查樣本》)這是 1998 年出生的詩人李仲原所經驗到的城市的日常生活,他將一個調查樣本的日常生存狀態(程式化的生活及思考)展現得生動貼切,其中所蘊涵的同質化的隱痛,讓人能夠看到新一代青年詩人敏銳的生活嗅覺和覺察事物的獨到之處。他們的寫作,更趨于一種自我化、生活化、個性化、標簽化,也讓我們看到了“新草原寫作”新生力量的“兇猛”。

     

      “一個下午 / 陽光有蒼白的眼瞼 / 永遠躺在地板上 /此冬有雨 / 此冬有雨 / 天黑了 / 路燈哭 / 小小的鬼魂坐在月光里 / 唱回家的路 / 就這樣,就這樣”(曉角《醫院》) 00 后曉角的詩,正在朝后現代主義的方向進發,她的意象新奇而獨特,想象力豐富而詭譎。毋庸諱言,她的寫作是天才式的、碎片化的、個性化的、自由化的,給人以振聾發聵的感覺,這樣的表達,是在經驗的基礎上的超驗性逸出,或許此種樣態就是我們“新草原寫作”想要看到的。當然,還有徐厭、李文俊、劉不偉、喬輝、拖雷、唐月、王楚、許氶、禾頁、高鈺等等為代表的“新草原寫作”詩人們,突破了傳統“草原”書寫藩籬,正在以自己的創作實踐來為新的“草原”美學正名,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片土地上必將掀起一股新的詩潮。

     

      最后,我們重申新的“草原”美學,是基于新時代背景下的一次詩學覺醒,是廣大詩人創作突圍的迫切需求, 是一種破除迷信的決絕姿態。正所謂“不破不立”,在破除一切幻象、去掉所有的偽飾前提下,讓詩回到詩本身吧, 這是我們的吶喊,也是新時代“草原”美學的精神訴求。

     

      新的“草原”美學正在形成,你準備好了嗎? 請打開詩卷,細細品嘖吧!

     

    2023  1  1  初稿

    2023  2  11  改定

     內封面


    附:“新草原寫作”眾人談

     

      堇力

      在水泥房子中懷舊,在草原的蒙古包里面朗誦現在詩歌,吃飽后的吶喊與抒情,大塊吃肉喝酒后的婉約,幻想著騎著自行車像馬兒在草原上奔跑,在庫布齊沙漠里看天空的星星再吟首詩睡覺。

     

      燕子

      我理解的新草原寫作,首先本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原則,展現草原人民的勤勞淳樸,以及藍天白云自然風光得天獨厚的遼闊與豪放之美。從本質出發,關注草原生態, 借助樸素,白描的藝術手法來凸顯我們內蒙古大草原的“地域”風情,讓詩歌更具有代表性和獨特性,其作品以一種“地標”式的特殊語境,能夠成為讀者了解草原生活的一扇窗口……希望新草原寫作給我們內蒙古詩歌注入新的活力和發展空間。以上為本人的一點拙見。

     

      張城子

      詩歌是文字里的生活,在詩歌里能找到另一個自己。新草原寫作是一個多元化,年輕化的詩歌平臺,讓更多的優秀詩歌被大家看見。

     

      霈之

      《新草原》的看法:是在內蒙古籍以及駐內蒙古的詩人的一場詩歌盛宴,是內蒙古詩歌嶄新征程的初始站,為《新草原》干杯。

     

      綠蘿

      之前隨鄢冬老師參與過內蒙古文學年度發展報告的整理,在這次整理中了解到創刊于 1950 年的《草原》雜志, 而《新草原寫作》想必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承前啟后,共同讓草原寫作的火越吹越旺。除此之外,“新” 意味著不破不立,與時俱進,注入了新的活力新的血液, 之前也了解到不偉老師鼓勵新詩人創作,這給像綠蘿一樣的新詩人嶄露頭角機會。

     

      沐昫

      作為一個內蒙古的過路人,從未踏出呼市,我只在內蒙古博物館見過內蒙古的草原,香格里拉的草原反而與我更親近,畢竟家鄉的草地再小也曾親自站立在那里。因此, 草原對我而言成為一種偽命題,只好放棄一切刻板的非真實,回歸生活,回歸到呼和浩特這一小世界中的一切觸碰。所謂的“新草原寫作”,或許不是貼著草原的要素假意行吟,而是將身姿放低,低到一棵牧草的高度去觀察天空, 去借用一顆露水的鏡頭包容世界,去感受風,感受沙,感受生命之澄澈。

     

      自然

      《新草原寫作》突出一個新字,表明草原已經不是一千多年前《敕勒歌》里描寫的場景,牧民已經不過那種簡單又殘酷的游牧生活,騎馬放牧,依草而居了。本人就曾經被人問過:“你們內蒙古的小孩兒都騎馬上學嗎?”, 到現在還有人不知道這里的變化。還停留在對草原表象或者傳說的認知上。而隨著光陰遞進,時代發展,牧人早已定居,有自己的草庫倫,還有冬場、夏場,牲畜冬天有暖棚。有的人騎摩托車放牧。除了自己養牧外,還有打草機,捆草機,以此攬活發家!草原通了高鐵,有自駕游,也用微信支付……

      當然,還有很多難題等待解決,比如草原干旱,沙化問題,還有牧民生活仍有困難,總之草原與山村一樣,都在社會的大環境里。所以,我認為作者必須用發展的視覺去感受草原現在的際遇,寫新環境下的新牧民變化,特別是對新問題的思考,解決的方法及他們的精神狀態。掙脫以往固化(可舊事新寫)的寫作模式,從事物的不同角度, 多方面去觀察。這就需要作者在下筆之前必須了解實際情況,再把真實感觸、頓悟,用現在的語言寫出并提煉,升華成詩的意象、意境、主題,大概就是《新草原寫作》吧! 一句話,就是面對現實,用真情實感寫出現代草原的生命、生存、生活的特質來!

     

      魯瑛

      既然是新草原,就不該局限在地理位置的概念上,該有一種新思路和新精神。當然,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需要更多努力,探索也需要時間的檢驗。發展的過程不僅需要論證,更需要包容與堅持。相信時間會讓新不斷超越,從容前行,成長為不可消失的存在。

     

      曹雪健

      詩歌寫作是指抽拔紙張中具有流動性部分的意象和結構,吸入自己的文字腑臟里,將古書中的歷史物格和己身的精神人格作一次沖刺性的嚙合。在此,自己的飛速爆破感和柔嫩可滴的文字的雜糅是一種內部向外沖突,外部向內擠壓的矛盾過程。在這個類似于把璞玉捏入黃河泥、類似于用脆草葉狠裹利刃的過程中,詩意得以呈現。

     

      蘇和

      “新草原寫作”絕不是層面意思上與“舊草原寫作” 的對立,或者否定。我們不能把焦點放在“新”,而是放在“草原寫作”,因為“新”可以衍生出很多寫作提法,如“新工業寫作”“新農村寫作”“新城市寫作”等等。所以不能貿然否定,也不可簡單塑形。必定要走進現實版草原去求新,求探討,但是不一定去解惑。

      我篤信詩人是天生的,雖然我算不上詩人!

      因為我生在草原,才對一草一木,一山一水,蒙古包、五畜興旺的穹廬與北方,有著獨有敏銳嗅覺,對一切事物的細節精確把握、領悟蒙古語言獨具天賦的能力 ,對靈動的生命感知與領悟、不斷積累的生活經驗和文化經驗的融會貫通,才構成了我作為一個草原詩人的基本屬性。

      我需要自己詩最大的特點就是這些草原元素。很多人弄丟了,不僅僅是詩人弄丟了,忽略了。我認為如果寫草原的詩,弄丟了這些原生態元素,著實可惜!

      我遵照祖先的訓示,把苦難輕盈化。就算是走進烏呼森(死亡)山谷,也相信這里充滿生機。額吉在去世前, 喝完了一碗紅糖黃油水,愉悅地說,接她回騰格里里的, 會是一只綿羊。正因為我們世世代代回歸草原,草原才生生不息。

     

      齊潤艷

      詩歌寫作應該突破局限與地域,突破名利,突破固步自封,嘗試新思維,新手法,新創造。把“新”不但要詮釋在文字里,還要詮釋在生活里,生命里。

     

      漠海邊城

      關于新草原寫作,如果說是概念,那就需要放下地域名分,如果說是體例,那就需要放下格調身段,是什么呢,我想,也許它只是一種漸行漸明的文本話語節奏吧。詩無定律,從民而生。我只是愛好這種表達方式,以簡拙的表象文字掩蓋內心對山河湖海日月星辰及其無言之態的思考,或許好或許不好,好不好都與我無關。我只是用最簡單的桌布蓋住漆黑的一小塊時空。

     

      壟青

      1 新草原寫作還應與草原有些關系,否則名不副實, 有掛羊頭賣狗肉之嫌。

      2 要以新時代的眼光審視草原生活,要寫出時代氣息,不論是謳歌還是反思,都應體現出時代精神。

      3 摒棄假草原寫作。有人認為掛上草原二字或只要有馬牛羊奶酒奶茶的字眼就是寫草原,新草原寫作必須撕去這張徒具其表的假皮。

      4 歷史的厚度和現實的深度都應有新的追求。

      5 在藝術表現上要有新突破。大膽借鑒西方現代派后現代派的藝術手法,寫出新的詩歌風貌。

      6 期待有鴻篇巨制出現。

      7 提倡元語言,反對生造硬拼、連作者自己都不懂的語言。

     

      凍土

      藍天、白云,及至藍天白云下面的草原,再及至草原上的牧人和他們的牛羊,還有時不時飄過的縷縷炊煙,似是生活在草原詩寫者們寫不敗的主題。

      這些不過是散落的珠子,你用什么絲線穿起它來,穿成什么樣子,誰來用,戴在什么部位最稱心,可能大有一番講究。

      你的詩寫還停留在非當下人的心境,你所呈現出來那些一干物象沒經過主觀的濾化,無異于一塊煤扔進煤堆里, 任你怎么翻找,遍尋不到它的蹤跡。

      一匹草原的馬兒,你從顏色和速度上來描述,我從馬兒的內心款曲娓娓道來。不同,拒絕相似性,也可能是新草原寫作邁出的第一步,然后與哲學聯姻,與世界同脈動。

     

      李玉桃

      寫作就像草原上的野草一樣,從來都不會因為季節而改變自己的初衷,每一個筆下跳躍的文字,都懷有對陽光的熱愛,從未成熟到漸成熟這個過程的意義,就像一個方程式需要的答案,要經歷很多,而雨水和泥土的氣息,是孕育時間齒輪傳動的催化劑,滾動的車輪在留下痕跡的溝壑里,除了記憶還有柳生的花香,這微弱的光芒,讓我行進的一條路上遇到更好的自己。

     

      彥煜

      新草原寫作,是全人類的觀察,只是在這片春色大地上再次被我們注視,謂之新。鷹的眼睛里也想有大海,爬不高了我也得抬頭看看能不能換個角度,雖然要子女一口接一口喝我的血,邊喝邊說不夠甜。新草原會是詩原,風會把詩香帶到大海和雪山。

     

      蒙馬

      新草原寫作,不管怎樣新,都是以草原為根本,草原是第一要素。草原的"故事"取之不盡,但總是講故事絕不是詩的愿景,我們應提取故事的啟迪,成為我們向未來的依據和動力。舊與新總是長遠的矛盾糾結,說舊容易, 創新很難。我反對那些一點草原元素都沒有卻又標榜為〈新草原寫作〉的詩歌(有很多甚至只是分行的字詞)。草原的遼遠,渾厚,深邃是我們取之不盡的素材,而怎樣使用之,卻因人而異,因才華而異。新草原寫作,當然要寫出新意,語言是必需的工具,符號,信息,藝術水準的體現。我們,共同努力吧。

     

      明子

      詩歌還是要堅持先鋒性,文學不丟失批判性,不要讓諂媚文學占領新草原寫作的領土。

     

      苗同利

      幾十年來,我一直試圖寫出我內心的草原。一個像草原又不完全是草原的草原。想著想著,就會流淚的草原。畢竟在內蒙古土生土長,對于草原還是有一定的了解。當然,這種了解,比起長年住在蒙古包里,每天喝奶茶、吃手把肉的蒙古人要膚淺得多。但這并不影響我對草原從骨子里熱愛,對這個游牧民族宗教、文化、民族個性、生存智慧由衷地敬畏。

      關于新草原寫作,我認真想了幾天,腦袋快想破了也沒想出個頭緒。新草原和舊草原從何談起,它們的分水嶺在哪兒、標識意義是什么、由哪些元素構成……?我統統答不出來!

    草原,無論新舊。

      向死而生,生生不息;心無掛礙,究竟涅槃。

      冬天作蟲,夏天作草;樂此不疲,循環往復。其奈我何!

     

      高朵芬

      我覺得新草原寫作首先要體現在“新”字上,突破固化的白云藍天式的模式。因而,這就給出了在這個時代寫作者一個新命題——必須打碎自己老套的慣性。像草原鷹一樣,在石頭上左右猛擊那個哺食了多少年的喙的老殼, 直至粉碎為止。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長出一個新的喙來, 贏得新生,繼續展翅高飛,捕獲更多獵物。新草原寫作的呼聲,對我而言很有推助作用。近年來,自己也從語言上逐漸避開陳式化的東西,更多地將身心投入現場,書寫小場域中的真實遇見和生命體驗,從而獲得了心靈的回歸。其實,心靈越清新純粹,筆調越內斂冷靜、詩歌內部才越有開闊氣度,這是真的。

     

      張志剛

      1新草原寫作應該不是純抒情。

      2新草原寫作的“新”其實不知“新”在何處。起碼到目前為止,我沒看到。

      3每個寫作者都有自己的寫作風格。這些風格難道要以“新”的名義,以“草原”把這些天南海北的人“統攝” 到一起嗎?

      4“草原”是以其地域命名,還是以其廣闊,無所不容命名?

     

      斯豹

      我們每一天都有鄉愁的砥礪。草原上布滿過雁聲和城池,歷史縱然塵封,可以靠記憶去觸摸,連綿不絕的路途不會把我們帶到遙遠偏僻的角落。但歷史深藏,又注定了我們永遠無法到達,我們只能凝望,并將目光鐫刻在已經經過和尚要經過的地方:這所有的印記,終將是靈魂嶄新的圖標。

     

      塵之光

      每日都在更新。變舊的,是不是我們失去的草原? 變新的,是不是我們期冀的草原?但有一點,在變舊與變新的撕裂與碰撞中,濺起的不同凡響的火星子,被我們詩寫者捕捉到,撒在紙上,燒出黑洞,透過這些黑洞,我們能看見和聽到讓人耳目一新的東西。

     

      張永波

      草原,從歷史語境看,它,掩蓋、遮蔽、消融了不潔的、殺戮的、尸蟲、通奸茍且的、偷竊的、發酵并腐臭的,貢獻亙古的“詩情話意”,以至于張三在來到草原,激情難抑,開口便道:“草原風景美如畫,我想吟詩又作畫,奈何我又沒文化,只好臥槽風好大”。一首首“絕句”的流出,一首首“老干體”的誕生,讓草原的重口味十足。一旦, 我們被草原的牛馬駱駝羊奶酒炒米馬頭琴所感動,就將陷入“意境”的圈套,就將在不斷重復的短語中淪陷,并延伸這種次序緊密、環環相扣的“重復”之中,這是一種泥潭。然而,草原的“原初”是什么?草原的“一氣”是什么? 草原的“金剛”是什么?或者草原僅僅是為了給“世界” 提供一種佐證,誰又能清晰地劃清界限呢?我們僅僅在自覺地、努力克服“意境的泥潭”對腳、手和呼吸系統的“威脅利誘”,不至于畏縮不前,像拍打蚜蟲屁股一樣令其屙出新鮮的蜜來,把草原的汁水變成一種口感很好、比牛奶熟悉的甜味兒更特別的東西來。哦,草原還可以貢獻這些“不為人知”的東西。如果,草原僅僅是世界的一個佐證, 那么,詩歌將在更大范圍內去除固化已久、業已成習的非詩歌元素,讓先驗主義在文學圈子里遍開自由之花。

      雖然,草原,看起來是舊的,比人類的語言還舊,但是卻新鮮到可以被無限利用。

     

      李媛媛

      我是通過步云老師贈送,偶遇《新草原寫作》這本詩集,初見的美好,難以言喻。被它的封面吸引,設計優雅大氣,很有文化色彩。打開看了目錄,一部分作者是我比較熟悉的,所以很有親切感。特意讀了封面主編的詩歌, 干凈利落的文字,詩歌的構架和體現都非常特別,是有力度的文字。再看了大部分作者的詩,語言都比較凝練,又很含蓄。詩歌總體質量比較高,值得品讀。詩集的大小也很合適,便于裝在包里,隨時隨地瀏覽。所以各種因素, 決定試試,投一些,愿自己的文字也能和眾詩友的詩歌擠出一些草原的溫度,冬日的冷,心里的暖,也愿《新草原寫作》年年推出新作,對繁榮內蒙古深厚的文化起到助推作用,也能帶給更多詩友展示的平臺。也在此非常感激各位編輯的辛苦組稿和策劃。誠?!缎虏菰瓕懽鳌吩睫k越好!

     

      小龍女

      “新草原寫作”于我而言,是一個陌生的命題。我常年居住在庫布其沙漠邊緣,一顆詩心將要被石化了。然而實際上,我又是那么熱愛詩歌,以至于努力追逐奔跑,想找到一個詩的部落與詩人的部落。內蒙古何其遼闊,“新草原寫作”定有它存續下去的希望。我讀到了“新草原寫作” 營地里詩人的詩,那么鮮活,那么明亮,沒有桎梏,率性自然。我熱愛內蒙古,熱愛本民族文字。心中有草原,草原就是我的家。我寫的《蒙文》齊齊長著角 / 鹿一般 / 撞你的腰 被詩家評為“教科書級別之詩”,他們從詩中讀出了民族文化和對民族文字的摯誠。簡單如我,期待“新草原寫作”走下去,走出地平線,走到晨曦滿滿的地方。

     

      邰婉婷

      1 遠離它再走近它。

      2 唯有精神真正的回歸才能真正寫好它。

      3 “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

      4 要懷著歷史使命感去寫。

      5 贊美和抒情要重新審視它的文學價值。

      6 在傳統中獲得現代性。

      7“草原”自身的語言彌足珍貴。

      8 生存有地域的局限,詩要超越它的局限。

      9 感受力和承受力之間要有一個平衡。

     

      青格格

      我對“新草原寫作”這個詞條曾經是疑惑的,對比很多作家的文字,在“新草原”這個詞條出現之前或之后, 他們的文學表達并沒有什么變化。那如何理解“新草原寫作”之精髓,我的理解還是地域以及故鄉給予作者的獨特體驗而帶來的文字愉悅感。每個身在異鄉的人,對故鄉的歸屬感和認同感一定是有欠缺的,不同領域的人會用不同的方式來彌補,那作家只有用文字。

      我出生成長在這片廣袤的大草原上,我對于她的依賴和捍衛都是因為我是草原人,我的文字也大多帶著對于這片土地的依賴和贊美,就像子女對于母親。草原可以給我們的文字更加廣闊的視野,不論是茂盛或者荒蕪,無論在曠野還是城市,我們都不可避免地把草原故事作為技術文本,把草原作為第一故鄉。這不是回歸,是重置。是我們對故鄉的反哺,是對草原最高禮節的崇敬。

      我們置身于鋼筋水泥的嘈雜喧囂中,只有文字能給予我們清醒和安寧。個人認為詩人要做的就是直抒胸臆,還原語言的本真,不矯情,不做作。寫最真實的人和事。

     

      甘木

      何為草原寫作,我認為最原始的草原寫作是以草原意象為主體的一種抒情式寫作。而現在所提出的新草原寫作應在原有的草原寫作的基礎上繼承與發展。首先是體式的更新,我看到新草原寫作中,大量的作者進行了新的嘗試。其次則是關注面的更新,新草原寫作從草原逐漸從關注自然的眾聲喧嘩轉向一種個人的思考,對人生存的思考。

     

      金鷹

      用詩歌講草原故事,就是講人與自然,人與動物之間的共存關系。在草原上自然和動物對于游牧生活很重要, 他們之間形成了一種默契性和依賴性。新草原寫作就是立足草原人文素材,講述草原故事,以詩歌的理性傳播草原人文情懷,以生活細節感染讀者,從而產生詩歌的共鳴。

      一、崇尚自然的價值觀:

      草原生活離不開良好的生態環境,熱愛一草一木對于游牧民來說特別重要。因為游牧就是逐水草而居的繁衍過程,失去了水草生活基本失去保障,于是保護自然生態的傳統觀念根深蒂固地植根于草原牧民心中。

      新草原寫作提倡以冷靜視覺,觀察人與自然界的關系,以荒蕪、枯萎的游牧悲憫描寫和敦促人們關愛自然, 保護自然的態度,從而提升作品的精神高度。

      二、草原的悲鳴情懷表達:

      游牧生活不同于農耕,原因是游牧生活的遼闊決定了游牧人的情懷,有句諺語:“草原人的胸膛里,裝得下奔跑著駿馬”。就是說游牧人的胸懷遼闊,人與自然,與動物間的情感糾葛。比如:草原人喜歡藍色、白色(情懷寄托于藍天白云)、悠揚悲鳴的蒙古長調,灑脫婀娜的蒙古舞蹈,就是草原情愫的泄露,我有時也說不清這與哪首詩、哪一段詞語有關,可以肯定的是,詩歌給了作者表達傾訴的載體,從而提升了新草原寫作的理性悲鳴。

      悲鳴情懷是游牧人的軟肋,尤其是對于荒蕪、枯萎、孤獨的認知,沒有在草原生活過的人是不會有感受的。于是新草原寫作思考著怎樣將草原生活的真實,用詩歌形式展現予讀者,以人性共有的認知引起讀者共鳴。

      新草原寫作不僅講述草原故事,其實在它理性的背后更為讀者帶來深層思考。草原有藍天白云、有五彩斑斕的花草,有誕生和死亡,有風霜雪雨。這是長生天賦予的一個不完美世界。而詩歌作為精神寄托,其實就是向往美好的表達。相信新草原寫作一定能夠搜集整理和編輯出歌者內心的另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里詩人的理想得到升華, 得到傾訴和表達。

      最后預?!缎虏菰瓕懽?/span> 2022 卷》整理出版更多更好的草原作品并展示予讀者。

     

      遠心

      新草原寫作,貴在新。我們以一個普通的當代人的眼睛,體驗我們在內蒙古草原上的生活,或在牧區,或在城市,整體的一個大區塊屬于草原。新就在于每一個生命體的獨一無二的經驗、體驗、感覺、心理和思想。而所有的感覺只能用最適合我們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形式上的新和內容上的新,常常是一回事。忠于現實中經歷過地感受過的一切,不斷地觀察體驗并寫作,詩和作家生命體驗的細微貼合的程度,將決定讀者能否順著詩行進入描寫的世界。對于一個真正的寫作者來說,對怎么寫的思考,永遠不如寫下去,寫本身,不斷地自我超越,不斷創造能表達和自娛的新作,就是寫作唯一的倫理?,F代生活多大程度進入詩歌體驗,也是新草原寫作之新的重要方向。真情、真切,新奇的形式,新語言的洗禮,猶如草原上的雨,每一場雨都是新的,它所洗滌過的草也成為新的。創作這件事,或許就是這么好玩兒。

     

      許氶

      新草原寫作給我們傳遞出的更多是一種普世價值,它讓我們重新理解那些不太宏大的東西,或說是羸弱,我們要關注自然的母體,關注它的結締,而不僅僅是一棵被圍觀的古樹,更多的是這棵樹上會呼吸的葉子,或者從它底部延伸至圍欄外的幾條淺淺的根系。我們重提新草原寫作, 單從字面意思,也會讓作者和讀者長期繃緊的身體得到輕微舒解。我想說的是,新草原寫作的提議顯然已引發了更多的創作者和讀者進行思考,甚至開始引燃我們內心深處某些說不清的執念。

     

      唐月

      我理解的“新草原寫作”,不是口號上的標新立異, 而是落實到整體和每個個體寫作中的不斷創新,無論形式上,還是內容上,都要不斷地有新突破,新收獲,而非日復一日變相地模仿他人或復制自己,“茍日新,日日新, 又日新”。

     

      趙卡

      無共識:關于“新草原寫作”的 7 條小意見

      一、我要說,“新草原寫作”這個命題,到現在,實際上還處于提出后的階段,而沒有被信服地加以論證過。有個悖論,一旦論證,命題就陷入了迷信的泥潭?!盁o共識”,就是“新草原寫作”的集體風格。

      二、在詩歌問題上,我一貫反對共識的形成——詩人之間一旦就某個問題達成共識,等于就某個問題沒了共識。我認為,在這個問題上必須明確——以“新草原寫作”詩人為例——沒有共識就是最強大的共識。要讓不能成立的概念成立。

      三、“新草原寫作”需要口語性質的詩加入,讓詩的邊界變得混沌,讓詩劇場化,讓詩變得語焉不詳起來?!靶虏菰瓕懽鳌钡母拍顟撌欠磳W究式的,不能字面化,越亂越好。

      四、真正的“新草原寫作”好詩,不是那種需要用術語分析、解釋后得出“好詩”結論的詩,也不是在視覺上形成哪怕是獨特風景的詩,而是,你敢不敢過別人讀出聲來的這一關?這是檢測好詩成色最關鍵的一關,先過口, 再過眼,最后過腦子。

      五、“新草原寫作”的詩人要像自我推銷的達達主義者,不懼各種非議和罵名;強而有力的理想主義,就是要擺脫歷史的負擔,就是要在人群中孤立無援。

      六、“新草原寫作”要有野獸風格,而不是野獸派風格。要野蠻些,要荒唐些,寫出晃眼的詩來。

      七、敢不敢,或習不習慣,再或有沒有興趣,用對話寫詩?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作家網圖標

    国产又黄又爽又猛免费视频播放_国产黄片在线无码免费观看_啦啦啦啦视频在线播放免费观看www无码_俄罗斯xxxx性全过程
    <tbody id="bzmfh"></tbody>

    <rp id="bzmfh"><acronym id="bzmfh"><input id="bzmfh"></input></acronym></rp>

    1. <th id="bzmfh"><track id="bzmfh"></track></th>

      <tbody id="bzmfh"><noscript id="bzmfh"></noscript></tbody>